從網上下的PE大部分都是ISO映像格式的,通常要用Ultraiso等軟件刻錄成光盤或者燒錄成u盤才能使用,但是這樣就有幾個問題不好解決。首先是必須要用一個U盤來承載PE,如果一個u盤要裝N個PE就需要用easyboot等軟件詳細設置,而且easyboot這個軟件還是要付費的,雖然有破解版……
第二個就是PE的通病,當硬盤分區表故障導致不能讀取分區時PE會因為無法加載硬盤而卡住,導致PE不能正常啟動,這時的解決辦法就是啟動DOS版的diskgenius來修復,但是要給PE做DOS+PE雙啟動又涉及到u盤多啟動這個糾結的問題。
那么今天,給大家帶來一個簡單的辦法,剛上手可能有點麻煩但是用過之后你就發現這玩意實際上比直接燒PE方便多了。這個軟件就是Grub for dos。提起Grub大家一定不陌生,大名鼎鼎的Linux所采用的引導器就是此君。但是在U盤上安裝這個玩意還是需要一點點功夫的。首先需要現在grub for dos的文件,不大,百度一下好多,但是不要下源碼包,除非你打算自己編譯。然后就需要我上次給大家介紹的小工具BOOTICE了。
首先吧U盤數據備份一下,格式化一次(PE不大的話不格式化也可以,但是格式化比較好,后面會解釋),將需要的iso或者img文件都扔進U盤,可以放在英文文件夾下的。啟動BOOTICE,找到你的U盤,把主引導記錄MBR改成Grub for DOS,然后把分區引導記錄也改成Grub for Dos,全部采用默認配置即可。
將你下載grub for dos文件中的grldr和menu.lst扔進U盤根目錄,然后用寫字板等編輯menu.lst。這里是重點,menu.lst的寫法……。首先,源文件已經帶的內容:
color blue/cyan white/cyan
timeout 30
default 0
第一行的意思是配置引導菜單字體的顏色,一個是選中的顏色,一個是未選中的顏色……但是我忘記具體哪個是哪個了
第二行的意思是等待時間,單位是秒
第三行的意思是默認選項,這里寫0就是指第一個選項
對于可引導iso文件,接下來可以這樣來寫:
title Huanr WinPE
find –set-root /ISO/pe.iso
map /ISO/pe.iso (hd32)
map –hook
chainloader (hd32)
第一行title后面是引導項的名字,不要用中文
第二行是找到iso文件(指定root目錄)這里你要把文件換成你的iso的相對路徑(記住,相對路徑)
第三行是掛載iso,路徑和上面一樣
其他就照搬就行了。
對于可引導img文件(diskgenius for dos之類的),可以這樣寫:
title Run Diskgenius 3.8
find –set-root /ISO/DG380.IMG
map /ISO/DG380.IMG (fd0)
map –hook
rootnoverify (fd0)
chainloader +1
boot
注意事項和iso的一樣
不過要提醒大家一下,這樣并不能引導win7安裝盤這樣的iso,原因是雖然可以啟動安裝盤上的PE但是PE不能直接讀取iso中的install.wim文件,同樣的原因也不能引導ubuntu等linux的安裝盤,只能用來引導PE等小工具,這點大家注意。
還有就是當啟動時出現error 60提示時說明你的iso或img文件沒有在u盤上連續分布(有碎片)整理下磁盤碎片就好了,這也是開始的時候讓大家格式化u盤的原因,因為格式化U盤后直接把iso扔進去就一定是連續文件了 。
附上我的menu.lst文件:
color blue/cyan white/cyantimeout 30default 0title Huanr WinPEfind --set-root /ISO/pe.isomap /ISO/pe.iso (hd32)map --hookchainloader (hd32)title Run Diskgenius 3.8find --set-root /ISO/DG380.IMGmap /ISO/DG380.IMG (fd0)map --hookrootnoverify (fd0)chainloader +1boo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