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LED的欠缺
1、生存的年限一般只有5000鐘頭,要低于LCD至少1萬鐘頭的生存的年限;
2、不可以成功實現大尺寸熒幕的量產,因為這個到現在為止只適合使用于便攜類的數字類產品;
3、存在色彩純凈度不夠的問題,不由得易顯示出鮮艷、濃重的色彩。
對二的改正:如今的OLED的生存的年限已經遠遠超過5000鐘頭了,并且已經出產出了較大尺寸的OLED面板,色彩非常鮮艷。
截至07年七月前后,熒光材料方面,性能無上的是東洋出光興產(Idemitsu Kosan)的材料。紅光速率達到達11cd/A,生存的年限
高達16萬鐘頭;綠光速率達到30cd/A,生存的年限為6萬鐘頭;正在研發中的高速率、長生存的年限藍光材料BD-2 (0.13, 0.22),速率為 8.7cd/A,生存的年限2.3萬鐘頭。
磷光材料方面,UDC企業研發的紅光材料色度坐標為(0.67,0.33),速率達到15cd/A,500 cd/m^2下辦公生存的年限超過15萬鐘頭;綠光材料色坐標為(0.34,0.61),速率達到65cd/A,起初亮度為1000 cd/m^2時,生存的年限超過4萬鐘頭;最不容易得到到的藍色
磷光材料速率達到達30cd/A,在200 cd/m^2的起初亮度下,生存的年限達到達10萬鐘頭。
總體上講,OLED紅、綠、藍三色材料的閃光速率和閃光生存的年限均基本滿意實用化需要。
從以上數據看來,如今的OLED 在500cd/m^2下至少有20000鐘頭的辦公時間。